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这就叫心理的逆反现象。青少年中常会有“不听话”,常与人尤其是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的现象存在。这种与常理相悖,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出现,就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势,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表现形式上与富有创造性的行为颇有类似之处,因此某些逆反倾向严重的青少年也常对此津津乐道,或在心理上为自己的怪异行为寻求“科学”的根据。然而,逆反心理在本质上与创造性的个人素质有着根本区别,它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偏激和头脑简单的产物。表现1.强烈的好奇心。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做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人们的猜疑、揣度、推测,以至不顾禁令地寻根究底或加以尝试。2.企图标新立异。青少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理上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青少年对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地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而且还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因此他往往表现得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3.特异的生活经历导致逆反心理。比如,有的人多次受老师批评,便认为老师对自己心存偏见,产生严重逆反心理,做出冲撞老师等行为。在这种特定条件下,当事人的言行往往与主观愿望相反,产生了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是逆反心理的典型表现。一旦这种心态构成了心理定势,就会对人的性格产生极大的影响,经常性地左右他的行为,成为他言行举止的一个基本特征。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如对正面宣传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而大声喝彩;对思想教育及遵纪守则消极抵触、蔑视对抗等。自测你是否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供中学生测试)对下列题目,做出“是”或“否”的回答。1.你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吗?()2.你是否认为绝大多数规章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3.如果父母再次叮嘱同一件事,你就感到厌烦吗?()4.你佩服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吗?()5.你经常考虑事情的反面吗?()6.你是否对班干部指手画脚很讨厌,而故意不按他(她)的要求去做?()7.老师和父母越是要你用功学习,你越是不想学吗?()8.老师的话很多都是有漏洞、有问题的吗?()9.你喜欢与众不同吗?()10.违反学校里的某些规定使你感到快乐吗?()11.别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你的反感和愤怒吗?()12.你是否认为老师有很多缺点和错误?()13.别人不敢干的事你特别想尝试一下吗?()14.你喜欢搞一些使被捉弄者痛苦或愤怒的恶作剧吗?()15.你是否觉得父母和老师不应该为一些小事大惊小怪、小题大做?()16.你蔑视权威吗?()17.对批评你的人,你都感到讨厌和怨恨吗?()18.你是否认为冒险是一种极大的快乐?()19.你总是不像大多数人那样去做事吗?()20.对自己感到没有意思的事,别人怎么说你也不会好好去干吗?()21.你特别爱做令人大吃一惊的事吗?()22.人们对你很不重视吗?()23.一旦决定了干一件事,不管别人怎样阻止你,你也不会改变主意吗?()24.你总是对老师表扬的同学感到反感,不想理那个同学吗?()25.你喜欢干一些能引起很多同学注意的事吗?()26.当你被别人说得火冒三丈时,你就会偏不按照他说的去做吗?()27.你讨厌那些当班干部的同学吗?()28.你认为上课时出现一些老师没有意料到的情况令人开心吗?()29.对伤了你的自尊心的人,你是否要给他添一些麻烦,让他感到你是不好惹的?()30.越是禁止的东西,你越想方设法得到吗?()测试分析各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将得分相加,统计总分。0~9分,你的逆反心理很弱。这使你只做并且只喜欢做该做的事,而不去做不该做的。10~20分,你存在一定的否定倾向。激动时你可能丧失理智,意气用事,有时会做一些不该做的傻事21~30分,你有相当严重的逆反心理。你所想的和所干的总是与众不同,与习俗和规定不符。如果你不清醒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不努力加以克服,你只能是一个不受大家欢迎的独行者。调适?认识。不断地提高文化素养,因为广闻博见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渠道。一个对生活有着广博知识的人,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广闻博见能使我们避免固执和偏激,而逆反心理则使人在认识真理之前走了许多弯路,当醒悟过来时往往太迟了。青少年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升华自我。须提倡自我教育,要学会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经常思考自己,主动设计自身行动,完善并造就自己。?想象。逆反心理之所以大行其道,往往是利用了人们缺乏对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想象力。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用一个办法就已足够,但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却存在着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控制住,视野就会变得狭隘、短视和愚蠢。它使我们无法进行正确的思维和判断,让思想仅仅停留在“对着干”的轨道上盲目滑行。当我们冷静地进行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所强烈反对的意见固然并不一定就是真理,但“对着干”起码也使我们的思维与对方同样狭隘。因此,对总是怀有逆反心理的人来说,努力培养起自己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从偏执的习惯中超脱出来。宽容的思想方式和想象力可以通过不断的自我思维训练来获得,它能激发出我们的创造力。逆反心理是一种近乎病态的心理状态,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经常性地进行自我调整。此外,要重视复杂的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改善教育体制,扭转社会风气,青少年自身也要置身于社会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