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紧接着就是高考成绩的公布。一般来说,高考成绩与人数是成正态分布的,尽管每个考生都希望得高分。高考发挥得好的考生心理状态较好,而考得不理想的考生则希望奇迹出现,但也有考生已经做好了复读和就业的准备。总之,一场高考结束后,大部分考生都在焦急的等待高考成绩的公布。一般来说,高考成绩公布之后,考生会出现各种情绪。成绩既然是正态分布,就与考生对考试成绩所期望的无关,主观臆断和客观现实的落差是造成考生各种情绪的主要原因。有些考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后,发现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于是产生自卑、自闭心理。他们不知道各场高考出的试题难度不同,比如今年的难度较大,没有达到预期那是正常的,如果达到了预期,那你是超常发挥了。有些性格内向的考生,少与别人交流,想事情总是往牛角尖里钻。 若他们对高考成绩大失所望,一般会出现自闭、乱发脾气、自虐等不理智等行为。对他们应该耐心地引导,引导他们冷静地统观高考大局,认识自己的实际水平,只要自己平时的成绩好,高考也不会比别人差到哪里去,况且大学平均录取率去年已达百分之八十以上了,肯定能上大学。还有一些考生,看到成绩后,不管好坏都接受了这个结果,然后就开始无所事事。具体表现为:每天无精打采,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闷在家里,不愿意出门。这类学生,其实也是碰到了心理障碍。高考结束后,还不敢彻底放松,因为分数还没出来。 等到分数一出来,心里头的大石头一落地,人立马跟被抽空了一样,变得无所适从。对于这类考生,家长要多多好言安慰,鼓励孩子正视现实,走出高考紧张气氛,组织亲朋好友搞搞活动,振作精神。高考成绩好的考生,还有填志愿的要紧事做。对于考得不好的考生,要寻找自己在学习上不足的地方,常言道,经一堑长一智,为下来的复读或就业做好准备。考后各种情绪只要家长、老师、花心思化解,就能较快显出效果。随着时间的流逝,考生因高考的影响而产生的各种情绪也会逐渐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