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高层次、实用型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市场调研和不断探索,确定定向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具备核心职业能力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促进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其教育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实现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既具有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具有社会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所要求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技能,我院不断进行市场调研,探索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行业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模式。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促使物业管理快速进入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并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物业纠纷的数量也迅速增加。造成纠纷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即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管理服务不到位。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尚属新兴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因此,目前物业管理行业内的许多服务人员都是半路出家,对物业管理知识知之甚少,不熟悉现代物业管理的模式,或者是虽具备一定的物业管理知识,但缺乏相应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然而,物业管理行业的迅猛发展已使得物业管理的职能由原来的简单收费、维修房屋转变成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因此,行业的发展对物业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市场调研的数据显示,从物业管理公司的架构上来看,物业管理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包括两个层次,即管理层和操作层。管理层侧重于管理人才、企划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应是具备多种综合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应拥有丰富的物业管理经验,熟练掌握物业管理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强烈的市场意识和管理意识,具有超强的市场活动能力。操作层则侧重于物业管理的基层从业人员,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与业主进行沟通,并为业主解决一些基本技术问题。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将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职业素养和文化修养,具有物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从事物业管理基础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离不开社会实践和教学的结合,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不能满足物业管理人才的需要,必须到社会实践中去。企业在应用型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校企合作、互惠互利的定向培养应用型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不仅可以向物业服务企业输送大量的合格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而且可以提升学院的办学知名度和学生的自信心和就业率。经过多年的实践,物业管理专业定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物业管理中需要与业主和使用方打交道,需要与内部各管理人员打交道,也需要与各个相关部门打交道。有效的语言表达要求物业管理人员思维敏捷、逻辑性强,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意向。有时物业管理人员还要妥善处理、调解因文化背景的不同或其他问题而引起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争论。同时还要掌握沟通技巧,如何既能维护公司的权益又能把业主的利益放在首位,设身处地为业主着想,得到业主的满意,除了有效的沟通外还要讲究沟通的技巧,消除业主各种认识误区。如:从感情入手,在短时间内拉近双方距离,融洽感情,打动对方,接受正确的观点。作为管理者,组织协调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它是能否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组织能力对领导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协调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物业管理工作中,常常需要协调下属之间的关系,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以便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同时也要协调好本人和下级、同事和上级的关系,协调好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关系。协调好这些关系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这不仅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需要,同时为了以后长远的发展,也需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物业管理的对象是人,又靠人去服务,物业管理可以称作是“人的管理”。俗话说:“一人干事,难称百人意。”物业管理人员往往承担着相当大的风险任务,并经常会被他人误会或误解。在遇到这些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能够控制自己的能力即是自控能力,也叫心理承受能力。在物业服务中被业主误解,是很正常也是在不经意间就会发生的,这时往往个人会感到承受了很大委屈。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学会克制自己:一要心地坦然,没做亏心事,不怕弄假成真;二要心胸宽广,忍辱负重;三要头脑清醒,对形成误解的原因进行冷静、客观分析,并积极设法消除误解;四是要端正态度,受误解之后,决不能产生心理障碍,从而失掉前进的信心和勇气。作为物业管理人员来说,除了要关注物业产业方面的科技进步和发展应用态势,也要具备自我创新能力,对于那些陈旧的管理模式要加以改进,要将新的管理技术与手段结合自身的物业特点运用到公司制度中。当代科技的发展速度很快,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物业建设和物业管理中来。面对新技术的挑战,我们物业管理行为必须关注科技进步,及时提高专业管理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我们整个行业的进步。随着社会进入数字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掌握计算机设计与应用能力也是物业管理人员所应该具备的。目前,企业办公都已经进入无纸化操作状态,在平时工作中使用一些常用的办公软件、绘图软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通过网络、电子邮件使我们与业主的沟通更为便捷,能及时了解业主的反馈与意见,也能掌握最新物业行业动态。特别是对物业管理层人员,具备此项能力就尤为重要了,因为许多数据的统计、财务的分析、图表的设计、程序的制作都离不开电脑操作软件。物业管理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生机和活力的源泉,也是把物业管理推向一个更新境地的重要途径。只有竞争才能不断提高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才能使物业管理行业充满生机和活力。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我国的物业管理必须实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法制化运作。所以我们物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对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及办法的学习,可以使物业管理的管理、服务、经营、收费等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依法管理和运作。物业管理中要收集整理各种信息、订立各种合同、制订规章制度、写工作计划、报告、调查报告、建议函等都离不开写作。写作能力也就是文字表达能力,是在物业管理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工具,也是物业管理人员与业主联系的重要手段。只有观点精辟,内容详实,文字流畅的书面材料才能得到更好的交流和联络,这就需要物业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加强文字修养,勤学多炼,不断提高。总之,服务应成为物业管理企业的生命,“以人为本”应是物业管理服务的永恒主题。要达到此目标,便需要物业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讲道德,重操守,重诚实,对客户有求必应,对企业忠心耿耿,真正实现先服务后管理,融服务于管理之中,不断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促进城市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