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AI问答!更聪明、更完整、原创作!
  • 一款基于GPT的超级AI机器人,可以回答问题、聊天、创作、写文案!

2023航空航天系统招聘公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届生需求一览

发布于 2025-05-05 22:02:50

本系始建于1954年8月的北航航空冶金系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已经走过了四十六个春秋。四十六年来,根据学校的整体布局规划和学科调整,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于1978年建立硕士点,1990年建立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批准于1998年。1999年批准设置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2001年正式成立为材料科学系。设置有材料失效分析与预测预防,新型高强、高温、低密度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与表面技术,电子信息材料与计算材料学,金属与陶瓷材料等五个研究方向。在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总装备部、航空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的支持下,已建立扫描电镜、透射电镜、MTS实验室、X-射线衍射实验室、高能束流表面工程实验室、材料结构与性能分析实验室等,为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研究基地。科研中承担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973”、国防“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重大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国防预研等数十项课题,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20余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SCI和EI收录,所发表的论文有极高的引用率。本系学术水平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已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水平。材料科学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按一级材料大类学科培养,课程教学体系具有多学科交叉、专业基础宽广、实践环节较强的特点。所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广的综合性人才。 材料物理化学系原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腐蚀与防护专业,始建于1958年。1981年建立硕士点,作为材料物理与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9年建立博士点。2001年正式成立为材料物理化学系,学科覆盖了化学一级学科、应用化学二级学科和腐蚀预防研究方向。本系现有教授8名,其中博导5名,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4名;系内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和副教授8名,且大多数都在45岁以下;学术队伍结构合理、稳定且具有应用化学学科的特色。系内主要包括:应用电化学、材料失效与环境稳定性、现代表面防护技术与工程、精细化学品与材料化学、特种分离科学与技术和纳米材料研究等多个研究方向,在世界银行贷款等重点支持下,建立了具有一流水平的材料环境失效实验室、电化学实验室、表面防护实验室、腐蚀实验室等,为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比较完备的实验设备和研究基地。本系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国防预研、型号工程、中国石油工业总公司项目等多项重要课题,并获得了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部级二、三等奖多项,有些项目研究成果已为设计部门、部队和生产单位使用。 本系成立于1958年,是国内最早开展航空非金属材料教学、研究及应用的单位之一,四十多年来,本专业形成了以新材料、新工艺和材料性能表征研究为重点的鲜明特色并建设成为具有较完备的复合材料制备设施和成套先进热分析仪器的高水平实验室,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复合材料高级人才。专业下设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工艺四个实验室。拥有一支由5名教授和10余名副教授组成的高水平教学和科研队伍,其中有多名留学归国的博士和博士后。特别是1994年北京市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高技术实验室在本专业的成立,加速了专业的发展,已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方向上的高级人才培养、科研和技术开发基地。面向国防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先后承担过高空导弹靶机与无人机大型复合材料构件、复合材料旋翼、混杂复合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装甲、预浸胶技术、隐身雷达罩技术、卫星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先进低成本复合材料制造技术、汽车及电子设备复合材料应用技术以及“863”高技术新材料性能表征等多项重大研究任务,多项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九十年代以来获国家及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申请专利5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60余篇,出版专著22部。材料加工工程与自动化系材料工程及自动化系在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部分)及铸造专业(1954年成立、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基础上于2001年组建成立,1998年获“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主要研究方向有:先进材料激光辅助合成、激光表面改性与激光加工、高性能金属零件激光直接成型快速制造、凝固理论与特种铸造合金新材料、材料加工过程计算机控制与仿真、材料加工过程自动化控制、薄膜与低维材料技术、特种铸造与特种焊接技术等,部分研究方向已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水平,部分研究成果已在航空、冶金、石油、机械、汽车等工业中得到推广应用。近五年来在“211工程”重点项目支持下,建成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激光材料加工与表面工程实验室”、“高温耐磨耐蚀材料及凝固技术实验室”。本系还有“PCVD及弧增强PCVD薄膜与低维材料实验室”即“摩擦磨损实验室”,材料加工过程自动化实验室也正在筹建之中。承担有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国防科技预研项目、航空基础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研基金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与重要工程科技项目近二十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奖近10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