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属于社保。养老保险金待遇对于男性年龄在60周岁以上,女性年龄在55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地方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每年养老保险金水平,按15年期限,从政府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资金用于养老保险费用的支付,个人不负担缴费。从失地的当月起,开始领取养老保险。对于男性年龄在45-60周岁之间,女性年龄在40-55周岁之间的失地农民应加入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项目中。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与失地农民实际年龄之间的差额即为实际缴费年限。每年所需缴纳的费用由政府,集体,个人三方共同承担。政府负担的部分从政府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再加专项的财政拨款,集体承担部分从土地补偿费和集体经济积累中提取,失地农民个人缴纳的部分每年定期自我支付。具体比例要合理,政府出资应在50%以上,集体出资应在30%左右,个人出资在20%左右,坚持政府保障为主,个人保障为辅的原则。失地农民达到缴费年限后,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对于男性45周岁以下,女性40周岁以下的失地农民,当地社会保障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劳动力再就业,应从集体获得的土地补偿费中,提出一部分就业培训专用资金,使失地农民掌握新的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就业进程。当这部分失地农民自谋职业后,应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项目,凭借失地农民身份证明,享受一定的养老保险缴费的优惠待遇。同时也应特别注意农村低保人员失地后的养老保险安排,对于失地低保人员,社会保障部门应不分年龄差别,对其实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养老保险制度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将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长期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扩展资料:推出“转保”政策 共青城失地农民实现养老无忧为了让失地农民进城能够“进得来、留得住、保障好、能致富”,共青城市推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转保”政策,将失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保障范围,让他们实现养老无忧。截至今年11月,全市共有372名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完成参保,他们所享受的城镇职工养老待遇已全部发放到位。全市被征地农民有1.38万人,其中16周岁(含)以上1.09万人。据测算,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财政将为此支付缴费补贴近5亿元。经过调查研究、缴费测算、宣传动员、登记公示等前期工作,共有300多名村民成为此次新政策的首批受益者。参考资料来源: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