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AI问答!更聪明、更完整、原创作!
  • 一款基于GPT的超级AI机器人,可以回答问题、聊天、创作、写文案!

如何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以推动公安机关科学发展?

发布于 2025-05-06 03:45:11

浅谈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理念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25年中央政法委作出了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今年全国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座谈会议要求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千头万绪,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究竟从何入手,笔者认为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从理念创新上入手。理念是科学实践的指导思想,有了科学的理念,才会有制定出科学的社会管理创新的任务和目标,才会决策出科学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措施和方法。用理性的思考指导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应。一、树立“他人安则安”之思想公安机关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始终要围绕“安”字做文章。首先,要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使老百姓得到“安”。从我国公安机关的职能定位来看,决定了我们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是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竭力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那么,我们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就要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所有的警务活动都要体现在创造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始终坚持把打造平安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作为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主战场。在社区警务、人口管理、公共复杂行业场所控制等工作中,就要千方百计地创新工作方法,做到辖区情况明、情报信息灵,法制教育和帮教到位,基层安保措施有力,辖区违法犯罪案(事)件减少或得到有效预防,营造一个风正气顺的良好治安环境,使老百姓感觉到安全。在对待社会群体性矛盾工作中,切忌墨守成规,一味采取“压”的强硬方法,要仔细分析各类矛盾的不同成因、性质、发展趋势等,要认真研究处理好各类群体性矛盾最有效的手段、方法,做到社会群体性矛盾得到合法合理合情化解处置,使社会大局得到安定。在侦破打击工作中,要开动脑筋,拓宽思路,把传统的侦破方法与现代的科技信息化结合起来,多一些新的侦查措施、手段和方法,多一些新的思维和点子,做到发了案破得了、案破了人抓得到、人抓了赃物追得回,使群众感觉到安宁。其次,要通过创新公安队伍管理工作,使老百姓得到“安”。法律法规赋予了公安机关一定的执法权,每一位民警都可以通过履行职责行使一定的权力,再则,公安机关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如果队伍教育管理不好,出现“冷硬横推”、“索拿卡要”等现象,甚至发生伤天害理、草菅人命的事情,人民群众就会感到揪心、寒心、不安,因此,在创新本职工作的同时,不能忽视公安队伍建设。在公安队伍建设上,要突破僵硬、呆板的说教法,寻找新的切入点,运用多样、灵活、生动的方式方法,把灌输式教育与谈心、走访、以案说教、开展警营文化等结合起来,把严格执行各条禁令、条令与提高民警政治待遇、经济福利结合起来,让民警把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做好本职工作、公正廉洁执法、热情服务群众变成一种自觉行动,使老百姓感觉到公安民警是社会治安的“守护神”、是人民群众的好公仆,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对公安机关满意放心。通过我们公安机关的创新工作,人民群众安居了,社会安稳了,我们也就安心了,创新工作也就达到了目标。二、追求“科学实用、效率优先”最大化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涉及行政管理、行政和刑事司法执法、服务社会群众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要急于,不要盲从,不要赶潮流一窝蜂而上,在制定创新目标、措施时思路要清晰、头脑要清楚,要立足本职,因地制宜,做到科学可行,注重讲究“四性”。一是要讲究针对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不断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公安机关担负起越来越多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在国家权力结构和治理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发生的深刻变化,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职能是比较复杂而广泛的,公安机关所担负的任务也是非常艰巨的,在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要搞好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克服“一套办法”和“一个模式”,要尊重基层单位的首创精神,因事施策、因时施策,要从社会最为关切、工作最易出问题、管理手段最为落后、管理模式最不适应的环节突破,哪一方面工作最薄弱,就从那个方面改进和创新,对不同方面的工作要采取不同的工作对策,对症下药。二是要讲究可操作性。各地公安机关根据本地实际创新了社会管理的各种措施、方法、手段后,不能把这些措施、方法、手段仅仅停留在会议上、停留在文件上而无计可施,在出台这些措施、方法、手段时要充分考虑到它的科学可行、实在管用,使这些措施、方法、手段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得心应手,发挥效能。三是要讲究效率性。公安机关按照职责进行社会管理时,是需要人力和资金投入的,在进行这些创新工作时要充分考虑成本因素,比如,公安机关进行社会行政管理行政许可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就不要把“门槛”提得很高,一些不必要的硬件设施当省则省,尽可能为老百姓节省一点开支。还有,“三基一化”工程等工作,就要避免重复建设,防止面子工程,杜绝劳民伤财之事。因此,一方面要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尽量减轻老百姓人力和财力上的负担,另一方面要以公安职能定位为关键,最大程度发挥人和物的潜能,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四是要讲究细致性。目前,公安工作还有许多地方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许多方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在社会管理的手段、措施上还有许多陈旧、呆板、僵化的东西,在创新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改进。要从细节入手查漏洞,从细节入手定流程,从细节入手抓管理,不留死角死面,该要改革的地方都要谋划到位,该要创新的地方都要工作到位,使社会管理工作得到全面的创新提高。三、视“群众利益为根本”创新工作要以人为本,所有创新的措施始终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处处要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首先要强化保障,创新的各项措施不能与民争利。各级公安机关要把中央专项政法资金管理好、使用好,要充分争取地方财政对公安机关的投入,确保各级公安机关的经费保障到位,从保障机制上杜绝乱罚款、乱摊派、乱拉赞助现象的发生,避免出台的措施都是围绕公安机关自己得收入、得方便、得特殊的问题的出现。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收费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在社会行政管理方面,要千方百计地创新出让利与民的措施,使老百姓得到实惠。其次,要竭力打造民生警务。警务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都要围绕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展开。在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户口、居民身份证、驾证车牌等管理工作,要从提高服务质量、方便群众办事的角度上去创新;在对旅馆业、网吧等行业场所的管理中,要站在既要管好、管活、到位,又要不能管死、扰民的原则上去改革;在创新治安防控等基础工作时,要想尽办法有效控制发案或做到少发案件,给群众一个安全感;在执法办案工作中,要多想一些办法,坚决做到规范执法,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努力为老百姓挽回经济损失,不能让老百姓伤心又流泪,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最佳统一。四、借势“社会资源共同发力”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是整个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整个社会管理创新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支撑。比如说,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它就涉及到乡(镇)政府、安监站、农机站、综治办、学校等多家单位。还比如说最近公安部领导批示的要推广鞍山市的探索复合式联调机制从源头化解社会矛盾的经验做法,它就以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4个基层单位为主,以矛盾涉及单位、公证处和其他社会部门为辅,形成“4+X”调解机制,多个部门协同作战共同“发力”,从源头上调解复杂疑难社会矛盾与纠纷。另外,外国人管理、出租屋管理、网吧管理、侦办预防网络电话诈骗违法犯罪等许多社会管理工作及侦查破案工作,从形式上看来是属于公安机关负责管理,实际上是涉及到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如果仅靠公安一家单打独斗、孤军奋战是很难把这些工作做好、做到位的。因此,在创新工作中,公安机关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同时,一定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密切与政府其他职能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的联系和配合,有效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强大的社会管理合力,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社会化。五、排除“思维观念梗阻”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特别在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对公安工作提出新要求、新期盼的形势下,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要认真查找公安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打破保守僵化、墨守成规、瞻前顾后、不思进取的思维定式,打破教条式地贯彻、机械式地照搬的经验定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弃旧图新,不断审视过去的习惯做法,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扬,大胆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大胆更新观念创新实践,通过扎实实践,努力破解制约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工作发展的瓶颈,致力于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创新必然有风险,我们一定要敢于承担风险,克服畏难情绪。要支持、鼓励、尊重基层公安机关的创造性工作,只要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事情,不管障碍有多大都矢志不渝地去干、善始善终地去做;凡是有利于群众利益的事情,不管困难多大都千方百计地去办、持之以恒地去做。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创新永无止境,在创新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始终保持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做到困难面前不畏惧,矛盾面前不回避,找准关键点,勇破重难点,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积极探索,在思想解放上求突破,在工作创新上求实效,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创新能力,把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融入到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中。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