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AI问答!更聪明、更完整、原创作!
  • 一款基于GPT的超级AI机器人,可以回答问题、聊天、创作、写文案!

求推荐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发布于 2025-05-06 09:27:57

不妨简单测算一下,要实现最终成绩达到80分,基本意味着整套试题中90%左右的题目都会做,且会做的题目中有90%以上都做对。要在考试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扣除检查涂卡时间,每道题目的平均时间必须控制在45秒以内。对简单有把握的题类,要一遍过,尽量压缩时间;对感觉有些难度的题,要在仔细读题的基础上尽量快速完成,细读后仍然没有思路的可以果断放弃。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准自己的知识短板,进行重点突击完善。逻辑推理、数量关系类的题目令很多人望而生畏,但其实只要理解和掌握规律,往往豁然开朗,是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行测成绩的最佳突破口。常识判断专项训练里常识判断题复习不建议花太多时间,一来因为它题量少分值低,二来涉及面实在太广,很难有针对性的复习。常识之所以谓之常识,是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平常的积累,考试时你也许不能确定答案但是可以明确排除其中一两个答案,如果实在是碰到毫无头绪的题目,就迅速选择一个顺眼的答案,总之不可花费太多时间。言语理解其实辅导书上很多答题技巧是很难去学习的,毕竟文字类东西很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多时候除了你以前就积累过的、熟悉的一些词,很大程度上要凭感觉,但是感觉并非无法训练。对于这一部分,做题是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练出较好的语感以及做题的速度。就个人经历而言,一共将近40题的言语理解,我一开始需要30-35分钟,平均错10-15题。但是刷题多了之后,到笔试前一个星期,我做完相同量的题大约只需要20-25分钟,且错题保持在5个左右。所以说语感真的是可以练出来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并没有传闻里的那么可怕,难的只是个别题目。数量关系技巧性强,计算量不大,掌握答题技巧基本秒解题,掌握常考题型是能拿70%的分数,别怂。题型一共十多类,但常考的无非就那么几个,比如行程、集合等等,因为数量关系题技巧性比较强,要是数学能力真的不强的话,常考题型还是必须掌握的。备考初期,要把所有知识点全覆盖,以其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临考前则选择性放弃。同时不要孤立的看选项,永远要把选项看成题目的一个部分,很多时候,以选项的倒推,整除、赋值法、奇偶性与代入排除就能解决一半的题目。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各10题。图形推理做的多了有感觉一般还是比较容易选择出来的,但是也有很多比较纠结的,自己考场无论怎么看都看不出来,看了几遍还是看不出来,不纠结直接蒙。定义判断的制胜之道在于分解句子成分,圈出关键词,从选项往回套,认真做,基本都能对8个以上。逻辑判断。讲究技巧,相当费脑子,确实需要下一番苦功,理清逻辑链条。以箭头法将题干的大段描述翻译成人话。类比推理。大概是常识以外,最容易的题目了。就那么几个包含、属于等基本类型,掌握了就可以几秒选出答案。资料分析套路不多,无非就是换换名词,换换年份,换一些你比较容易看走眼的词,多注意就好,还有一个就是计算公式必须全部掌握,看不懂的就自己推算(有助于加深印象),熟练掌握是你速度的保证。要学会基本技巧了这个题目就是送分题,注意是资料分析,是要你去分析,不是让你去计算,计算资料分析都是错误的方法。资料分析有很多基本统计术语,同比环比之类的,理解这个,懂得一些资料分析技巧了基本就是没问题了,就那么几个题型,错误的坑把它找出来下次注意就行。平时练习都跳完了考试才不会跳下去,让没练习的人跳下去为你铺平道路吧。不去掌握一些技巧蛮干的话,非常消耗时间而且正确率很低。在备考中,对一些像数量关系、判断推理之类的难点部分,很多人是直接放弃,而答其他更有把握的题,但事实上这可能就是使你区别于其他人的关键。当然如果你在这些题上花费太多的精力,也可能会影响其他题的答题时间,反倒使你整体成绩下降。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