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AI问答!更聪明、更完整、原创作!
  • 一款基于GPT的超级AI机器人,可以回答问题、聊天、创作、写文案!

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和发展中存在哪些难题?

发布于 2025-05-06 00:10:16

社区卫生服务中发展中医药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思考冯光谓【摘要】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其理论体系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理念相吻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开展中医药服务,不仅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促进中医自身的发展,还能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服务,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发展。在此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发展中医药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中医药; 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569(2025)02-0267-03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ommunity HealthServices (CHS) FENG Guang -wei. Technology Education Department,the First Affiliated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Kunming 650032,China【Abstract】The theoretic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hinkingconcepts of the CHS institutions and to carry ou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 in CHSinstitutions can serve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health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Sinstitutions. In this paper,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service in CHS was analyzed.【Key words】CH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2025 年新出台的医改方案中强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大力推广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低成本服务。新时期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发展中医药服务,是为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医学;发挥其优势,让其以独特治疗方式与诊治原则服务人民;同时体现了我国“中西医并重发展”的工作方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周到与及时的服务,充当着社区“守门人”的角色[1],在其“六位一体”功能中开展中医药服务,使二者更好融合、发挥优势、服务社会、服务大众,解决目前中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中面临的许多难题,在此对二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1 中医学的特点适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中医学的理论内容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及“辨证施治”为其特色;中医辨证论治,医学的整体观、方法论与社区全科医学观和预防观及方法具有相通点(如中医辨证论治的实质是强调针对个体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处理方法,这与全科医学提供个体性服务原则是相同的;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全科医学的三级预防相呼应,前者体现了中医预防、保健等内容,后者则能有效地指导医疗、康复活动等)这些都由其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开展中医药服务有很大优势:①中医药在社区具有广泛人群需求。它具有投入少、副作用小、简便易行等特点;②中医药用于疾病防治和保健的综合功能与现代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十分吻合,社区的预防与保健与我国传统医学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预防思想吻合,针对健康与疾病全过程,提出三级预防策略;③中医适宜技术便于社区应用推广。2 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展的必要性2.1 后医学时代的需求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对老年病、慢性病的诊治和对常见病的防治目前,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 心理- 社会- 精神- 环境”的综合模式,“生活方式”病对人们的健康影响越来越大,各种困扰人们的疾病随着时代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不能产生,亚健康人群数量激剧增多;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剧,老年病增多;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在疾病谱和死因谱中占据了主要地位[2]。中医治疗原则讲究在整体观思想指导下,把握躯体与精神、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把握人与疾病之间多元化、多因多果的复杂关系,还擅长调理、审证求因、司外揣内、同病异治、异病同治[3]。中医的这些特色治疗方式对生活方式病人群、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人群在预防诊疗上都有一定优势。同时从预防疾病角度来看,中医养生无疑也具有特有优势和明显作用。中医养生方法很多,如:调适四时、起居有常、等等。显然,这些方法都属于生活方式范畴,恰好针对了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现代疾病。在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2 有效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以及服务效率据统计目前我国80%的卫生资源分布于占人口20%的城市,而占据人口80%的农村仅拥有20%的卫生资源,卫生资源的配置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向基层转移力度不够,卫生资源利用率低下。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解决卫生资源配置中“正三角”与“倒三角”的矛盾,中医以及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利用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大力发展中医药,可以有效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提高其服务效率。2.3 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当前大中型医院医药费过高过快增长使公众承受力下降,医疗费用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社区医疗服务作为最基层卫生组织应充分照顾大多数人的基本医疗需求[2],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把那些针对常见病与多发病而采取的经过临床长期实践被证明确有疗效、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学之有用、费用低廉而又能普及推广的各种中医疗法进行推广。不仅能让社区居民享受到价廉物美的医疗服务,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还可以减轻大医院就诊压力,为国家和个人节省医疗开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2.4 有利于小康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促进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健康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政治稳定的基本条件之一,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放在首位[4]。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整个社会奋斗的目标,完善小康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卫生服务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社区卫生服务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服务多元化的特点,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把中医的优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发挥其特色,树立品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道路,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卫生服务。2.5 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医、振兴中医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伟大成就,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也是世界人民文化的精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用中医药,发挥其特色优势,对中医药技术进行推广,这不仅丰富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而且还继承和发扬了中医,振兴了中医。3 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展的可行性3.1 符合国家卫生方针和国家政策,具有政策支撑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是“中西医并重,发展中医药”,把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是贯彻党卫生工作方针的具体表现。1999 年7 月16 日,卫生部等十部委联合颁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2003年11 月,卫生部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并发布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对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的业务建设、人才配备和人才培养、服务内容都作了统一规范。同年,卫生部、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2025 年,《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意见》也相继出台,《意见》中都明确指出: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鼓励中医医疗机构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2025 年和202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都强调: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农合制度建设中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新的医改方案也强调发展中医药服务的重要性,国家相关政策的“硬性”倾斜和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给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供了发展机会、政策支撑[5]。3.2 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道、释三派思想长期融合而来的,这三派思想,都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强调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直接缔造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为中医学发展找到了出发点与归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自然观、整体观、朴素系统观和五行哲学等不仅构成了中医的理论体系,且为中国老百姓所熟知和认可。中医的四诊八纲、六淫外感(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内伤等也为中国百姓所认同。尤其是中医独特的疗效更为人们所称道。旧时“摇铃医”、“扁鹊周游列国行医诊病”等都是深入民间,上门服务,为人民大众所熟知的较早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形式之一,其服务理念与方式早已深深融入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4]。3.3 中医的理论体系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思维理念相吻合中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具有完整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学科[2]。中医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认为人正常生命活动是心理和生理机能的有机结合,注重心理因素、精神因素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强调心理问题是造成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以及“辨证施治”为其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为重点;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20 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从以前的简单的疾病诊治上升到了高质量的生活追求。人们更需要的是提供预防、康复、保健、心理指导为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需要方便、快捷、连续、主动、周到、就近、及时的卫生服务;要求服务具有更人性化和个性化;要求服务不仅注重疾病本身的生理病理因素,更应注重引起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而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理念与思维正迎合了人们的需求,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诊治体系更是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体系与发展模式相吻合,这样更易二者结合,有助于促进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社区卫生服务内涵服务的发展。目前,由于我国对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投入不足,因经济利益驱使导致中西医发展严重失衡,居民意识淡薄,利用效率低下,中医发展不容乐观;新形势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不仅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要求、更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中医药自身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其发展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优化二者结合,促进二者健康协调发展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参考文献[1] 刘畅,周立.重庆市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信任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考试界探索,2025,8(5):600-602.[2] 胡凌娟,图娅.社区卫生服务应加强中医治疗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5,10(14):54-55.[3] 霍清萍,鲍勇.发挥中医学优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J].中国卫生服务经济,2001,9(20):39-40.[4] 霍清萍.发挥中医药学优势,构建和完善小康社会卫生服务体系[J].医学与哲学,2004,(12):49-50.[5] 冯光谓,冯泽永.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中医发展战略[J].医学与哲学,2025,(9):70-74.(收稿日期:2025-09-21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