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资也就是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其中基础养老金=(参保人所在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帐户=个人帐户储存总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从此可看出工龄是工资增长的一个因素,退休工资的增长与工龄有关系,但关系不大。90年代中期前参加工作,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会每年额外多计算1.3%左右的过渡性养老金。这相当于,按照社评基数的1.6倍,缴纳养老保险一年。建立社保个人账户的时间基本是统一的1994到1996年前后。扩展资料影响退休金的因素:1、缴费比例。企业缴费是按照60%到300%,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是三个档次60%、80%、100%。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2、缴费年限。这不用多说,大家都能想到,肯定是缴费年限年限越长,养老金就越高。3、退休地的社平工资水平。退休地社平工资越高,退休金就越高越高。其实,这也能理解,毕竟生活水平高的地方消费高,消费高了,退休金为了保障老人们的老年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了。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