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ba考试简介;作为过来人,先说说大致的情况。我是2025年3月开始备考,2025年12月22日参加的考试,目前等分数中…..MBA考试只考2门,综合和英语,综合总分200分,由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组成;英语100分。具体说说各科,先说综合数学:数学75分,其中题目25道,每道3分,全部为选择题。前15题为单选,每题5个选项,五选一;后10题为充分必要判断,也是选择题,五选一,但是这部分的技巧性比较强,备考的朋友们现在说了你感觉不到,只有你复习到一定阶段才能明白,这部分如果有必要以后再说。知识点啥的,基本都是初高中数学知识,具体各位可以看考纲或者随便找一本教辅书或者备考app,一目了然。逻辑:逻辑60分,题量30道,选择题,五选一,每题2分。逻辑主要是形式逻辑和论证推理,也涉及一些评价类、解释类、对话类题目。初次接触的朋友不要被吓到了。逻辑的备考不需要专业的逻辑知识,主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逻辑错误啥的。具体的备考复习,后面慢慢讲。写作:写作有2篇,一篇叫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一篇叫论说文35分。论证有效性分析:就是常规的一些错误,给你一篇文章,一般有4-6段,然后里面有一些常见的逻辑错误。比如:珠三角地区出现了用工短缺,因而全国用工荒。这句话就是以偏概全,用珠三角推出全国。这篇写作就是要从文字找出错误,分析错在哪儿,还是比较简单的。字数的话不少于600字,答题卡上没100字就标出来了的。论说文:论说文35分,不少于700字,答题卡上面的格子也标出了700字的位置,具体是每100字就标一下。也不能写太多,因为格子就那些。论说文有点像高考的作文。论创新、改革、实践啥的,有模板有套路,不要怕。英语:英语完型20题10分;阅读4篇传统阅读,每篇5个选择题,10分,记40分;阅读新题型10分,5题,很简单,不要怕;翻译英译汉,15分;小作文(写信、通知等)10分;大作文(图表作文)15分。总结说一句:综合的两篇作文、英语的2篇作文、翻译,这些主观题都可以先不用准备,作文都是有模板,尤其是英语作文。2、Mba备考各科目具体备考情况(各科分别怎么备考);先说数学:数学主要是应用题、概率、数列、平面几何、解析几何、具体我就不列举了。一般分第一轮基础复习、第二轮强化进阶、第三真题与模拟冲刺;时间的话,基础复习4-6月,强化7-9月,真题与模拟10-12月;半年复习的话,时间对应压缩。基础好的话,可以少花一点时间在数学上。说说我用的复习工具:备考app主要用的海绵mba和mba大师,这里稍稍倾向于mba大师的董老师。当然跟海绵的石磊的OK;备考书籍的话:我用的机工版和陈剑的,基础好的话可以跟陈剑。逻辑:逻辑我跟的的mba大师的薛睿,虽然有人说薛吹,不喜欢他,但我觉得真的不错,今年逻辑题我估分是48分。虽然离计划50分差一点,但还行,今年的逻辑题的蜂巢、数独也是有目共睹。数学跟谁的差异相对不大,毕竟初高中都学过,但是逻辑不同,老师给你的思维很重要,这里再次安利下薛睿。时间阶段的划分的话,和数学一样,基础阶段可以主要听视频讲解,配合做题;作文:作文其实真的不用担心,又不是考mpacc。考前1-2个月开始准备一点不迟;论证有效性分析,就是找错、分析错误,不需要引入自己的观点,所以有话可说,拿着真题练几篇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论说文,相对麻烦一点,因为要准备素材,不然肚中空空,没话可写。有的培训机构给模板,我真的觉得没必要,这个是最后没办法的办法。能准备的还是多准备素材、多写几篇;论证有效性分析我跟的薛睿,论说文先跟的薛睿觉得不够,转田然了,觉得田然的方法蛮管用,最后不放心又用了华章的一个胖子老师,名字不记得了,也还行。关于综合,最后总结性的说几句。综合每小科看都不难,如果说难那么要就是你复习时间不够,没复习好;要就是你做的慢,考试时间不够。综合考试时间3个小时,180分钟,总分200分。也就是说1分的题目耗时不能超过1分钟。不算涂答题卡的时间,先拿作文说,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对应的时间是27分钟,600字以上,你现在不写,就抄600字,你看多长时间;论说文35分,31.5分钟内完成,700字,同理你算算。逻辑平均1题108s,数学相对好点162s.说这些就是告诉你,不仅要复习,还要巩固,还要熟练,还要有技巧的秒杀秒选秒排。还要学会舍弃。我自认为数学较好,写字很慢,我的时间是数学50分钟25题;逻辑50分钟30题;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钟600字;论说文35分钟700字。剩余15分钟涂答题卡,有的题目猜的再有时间就算算。我的做题顺序是数学、写作、逻辑。英语:英语要被单词,但是很尴尬的是很容易忘记,我大学四级464,六级没过。关于单词:我用过沪江英语旗下的开心词场(不推荐)、扇贝、百词斩、墨墨、知米背单词(重点推荐),推荐知米的原因是他可以上传自定义,我每次做一篇真题阅读,不认识的重点词汇我就敲到txt,上传上去背诵,各个击破。其次推荐墨墨,背词比较科学,词汇书多。至于扇贝和百词斩是主流的,因人而异,各取所需吧。单词书:我用过何敬的和何凯文1575,很多人喷何凯文的人品,我后来直接丢垃圾桶了。单词书相对不重要,我主要是手机软件背单词。阅读理解(传统题型):英语真的是得阅读得天下,一是因为主观题(翻译、作文)不怎么拉分,二是完型每题0.5分,差距也拉不开,阅读1题2分,分值拉的开,毫不夸张的说,我复习英语70%以上的时间是复习阅读。阅读我跟的老师最多,先是顾越,讲课很搞笑,目前在海绵mba平台;后来听了林建的。如果说顾越带你进门,林建就教你技巧,考前不久,一朋友说阅读没复习好,我把林建的视频推给她,她觉得很好,相见恨晚。后来听了老蒋。阅读要做真题。阅读理解(新题型):新题型有2种,一种像概括段落大意,一种是像连线,5题,7选五。新题型麻烦在1题选错了,可能连累另外1题。因为就是5个题目,选7个选项,你选了错误的,可能是下题的正确选项,所以1错容易接着错。新题型大家都说简单,我一直做的不是很好,最后一个二战的哥们推荐的文都的徐可风视频,我觉得对于做连线题目,很管用。完型:最开始,很多人都说完型没必要复习,一是难度大,二是分值低,全选C,得3分。如果对于没时间做的朋友,确实可以这样。但是17、18、19三年的完型真题还是蛮简单的,可能有简单的趋势。19年我估分完型是7分。17、18我做真题是7分和8分,我建议不要放弃完型,不过这个因人而异,没时间或者基础不好的,可以少花点时间在完型上面。完型我跟的文都谭剑波,安利。完型也是有技巧。翻译+作文:主观题我就一起说了,我都跟的谭剑波,特别是作文,强力推荐,他押题压中了大作文,小作文的模板也很管用,背诵量也不大。反正主观题最后1-2月复习就好,没必要很早就开始。说一说做题顺序:因为作文的背诵的模板,所以我一进考场就做的作文,趁热打铁嘛,中午吃完饭趁机背诵巩固下。然后是阅读,阅读地位高,趁清醒赶紧做,毕竟考试3小时,后面有点昏;再翻译,再完型。其他:很多人担心英语基础不好,语法忘记、单词忘记作文无法写。如果有时间可以捡语法,没时间就算了。毕竟完型、阅读、翻译都不直接考语法了,就作文可能涉及,但作文背个模板就好。担心单词基本不会写影响作文的,也不用担心,毕竟模板就够用了。当然,基础好的另说。3、Mba备考时间介绍(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提面/报名/上考场)Mba的考试不只是笔试,还有面试和其他的都需要关注。以武汉大学为例,有弘毅和求是,一种先考再面,一种面了通过再考。建议大家都先面再考,对于笔试分数的要求会低很多。比如你在武汉,你可以先面试华科、武大,看谁的面试分数好,就报谁,这样保险些。毕竟,最后录取是看总分,一般面试的分数比笔试更有价值,华科今年面试1分相当于笔试2分多,武大的更甚。反正能先面最好,选择余地大。对于那种非某某学校不可的朋友,先面试也有百利而无一害。提前面试的时间在报名前,各地区差异很大,我看北京好多3月就开始的,我在武汉最早也是7月。反正先面,提前面试一般学校都有几批,也不用担心2个学校的时间冲突。提前面试后就是报名,大概在10月份,只能报1个学校。报名确认、考场确认,差不多在11月打印准考证,在考试前一两周;最后就是考试啦,一般就是12月最后一周的周末;4、其他问题:关于是否报班:我自己倾向于不报班,没必要花这个钱。不要受培训机构的那些“恐吓式营销”的影响。如果说,高考考的是智力,那么mba(考研)考的就是毅力与自制力。Mba在职备考,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家庭有孩子的更是,每个人都有工作,耗去一部分的精力,再加上那么多的诱惑,朋友聚会、外出旅行、游戏吃鸡和农药、电视剧等等,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诱惑,并坚持。都是工作的人了,数学是初高中无关智力、逻辑不涉及逻辑专业知识、英语也捡的回来。加油吧,朋友!